
珠峰最著名的3具遗体: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为何没人敢动?
珠峰最著名的那具尸体,他的名字叫才旺·巴尔多,当他失去生命时才28岁。但经过他遗体的大多数人都称他为“绿靴子”。 近20年来,他的遗体就躺在珠穆朗玛峰峰顶附近,对于那些寻求从其北面征服世界最高山峰的人来说,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阴沉沉的标志。许多人在珠穆朗玛峰上丧生,像巴尔多一样,绝大多数都留在了山上。 但巴尔多的身体,那么地鲜明和突出,成为了珠峰上最知名的尸体之一。
那些在珠峰北坡攀登过的人,都知道“绿靴子”,或者读到过或者听过其他人谈过“绿靴子,大约80%的人还在绿靴子附近的那个避所休息,而且很难忽视那个躺在那里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尔多便被直呼为“绿靴子”,并已成为North Col通道永久的固定标志。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登山者都将“绿靴子”作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标志,一个路标,用以衡量他们攀登路程和到达顶峰的距离。直到2014年,“绿靴子”的遗体才最终落到山顶某处较低的地方,在那里他加入了其他从主路线上被清除的其他堕落登山者的遗体当中(为了给活人让路)。[头条·小宇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根据美国科罗拉多登山者Alan Arnette的记录(他的博客是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可靠信源),从1924年到2015年8月,有283人在山上死亡——170名外国人和113名尼泊尔人——导致整体死亡/登顶的比率约为4%。
为什么没人掩埋或者取回遗体?我们来读一个关于珠峰上“冰封睡美人”的真实故事,虽然这故事中的某些细节的描述可能并不甚清楚:“弗朗西斯·阿尔森蒂耶夫和她的丈夫谢尔盖是狂热的登山者,他们试图在1998年征服珠穆朗玛峰。弗朗西斯的目标是成为第一位在不使用补充氧气的情况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美国女性。经过两次登顶“未遂”之后,她的心愿在那日终于达成,但却最终没能庆祝她的成就。
由于缺乏氧气补充,这对夫妇移动缓慢,这使得他们在5月22日当天很晚才接近登顶,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在死亡区度过了一个夜晚。这对夫妇在这“最后一夜”因为某种原因分开了,谢尔盖回到了第四营地,并且认为妻子也这么做了。寻妻未果,谢尔盖又急冲冲带着氧气和药物又赶回了峰顶方向,希望能够救援他的妻子。
上图:一位登山者的遗体
关于这些细节,另一些人的描述虽然有所不同——5月23日,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登山队在登顶路线上发现了弗朗西斯,只剩下了半条命,无法自主行动。他们想尽办法把她扶下山,但最后他们自己的氧气也告耗尽,于是不得不扔下弗朗西斯并下到营地。而路上,他们还曾与谢尔盖擦肩而过,之后却再也没见他活着回来。
5月24日,登山者伊恩·伍德尔和卡西·欧道德看到一个身影在“第一阶”的阴影中褴褛地抽搐,这是珠峰东北山脊上的三个台阶之一。弗朗西斯因严重缺氧且被冻伤,仍然趴在她的攀登线上。 她不停地低声说“别把我留在这里。 不要让我死在这里。”,这个两个登山者于是放弃了尝试登顶,并花了一个多小时试图拯救她。在危机四伏的路途上,弗朗西斯陷入了昏迷。再一次这对登山者自己的氧气也快要耗尽,这两个登山者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离开她返回营地。于是,九年来,登山者们络绎不绝地或远或近地从这位已经成为珠峰景观一部分的冰封美女身旁路过。人们称她为“珠峰睡美人”。
上图:另一位登山者的遗体
2007年,伍德尔回到山上,将这位睡美人的脸放低了些,她终于可以在那里永远地沉睡,希望她的面容不再是其他登山者的攀登路途上令人惊骇的标志。
”这个“珠峰睡美人”的故事中,两个登山队都曾经想拯救她,但最后都因氧气耗尽而放弃,文字似乎非常苍白,但这两次放弃背后有多少唏嘘以及内疚和自责让人回味,但也暗示着要想救援一个在珠峰上遇险的人的风险有多么大,更不用说去掩埋或者搬运尸体。在上面的故事中,伍德尔在2007年也仅仅是为了让死者安息而将“睡美人”弗朗西斯的脸放低了些。
在珠穆朗玛峰的较高地区,寻求登顶的登山者通常会在“死亡区”内(海拔高度超过8000米)花费大量时间,并面临生死挑战。温度可能会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导致暴露在空气中的任何身体部位冻伤。由于温度很低,因此在某些区域积雪会很快冻结,并且可能会因滑倒而导致死亡或受伤。珠穆朗玛峰在此海拔高度的大风也是登山者的潜在威胁。[头条·小宇堂——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登山者的另一个重大威胁是低气压。珠穆朗玛峰顶部的大气压力约为海平面压力的三分之一或0.333标准大气压,因此只能吸入大约三分之一的氧气。
死亡区对人体能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大多数登山者需要长达12小时才能从南坳到山顶之间行走1.72公里的距离,而且达到这种水平也需要长时间的高度适应,这需要40-60天进行探索性训练。在海拔高度超过8500米的地带,如果人没有适应这种环境,则可能会在2至3分钟内失去意识。
2007年5月,阔德维尔极限珠峰(Caudwell Xtreme Everest)研究团队对极端高海拔的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进行了医学研究。超过200名志愿者爬上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进行包括血氧水平的各种医学检查。一个小团队也在前往登顶的途中进行了测试。即使在大本营,低氧分压也直接影响血氧饱和度。在海平面,血氧饱和度一般为98-99%。在大本营,血液饱和度降至85%至87%之间。在山顶采集的血液样本表明血液中的氧含量非常低。低血氧的副作用是呼吸速率大大增加,通常每分钟80-90次呼吸,而不是典型的20-30次呼吸。只是试图呼吸,就会让人疲惫。
因此不是没有人掩埋,是没力气埋。珠穆朗玛,可不是一般的山!
1258年出土的《莲花遗教》以“拉齐”称呼珠穆朗玛峰。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米拉日巴道歌集》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
——百度百科
01.总述
珠穆朗玛峰,1853年被认定为世界最高峰。10年后,尼泊尔夏尔巴向导丹增·诺尔盖和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第一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当然,在此之前,已有无数的登山队尝试着登上珠峰,可惜都失败了。据官方统计,目前留在珠峰上的尸体,至少有300多具。而这里提到的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便是无数失败的登山者的缩影。之所以没人敢动,是因为条件不允许。
林超先生的研究证明,1715年入藏勘测的楚尔沁藏布、兰本占巴和胜住,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发现者。由于他们的工作,1719年的铜版《皇舆全览图》最早在地图上正确地标志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和满文名称,1721年的木版图上又出现了其汉文译名,这是地理发现史与测绘史上的重大事件。
——《清代对西动地理的考察与记载》
02.角度一:从“休息者”的悲剧,看为什么没人敢动。
各位,“休息者”指的是英国的登山者戴维·夏普。此人在2006年时企图攀登珠峰。前面两次都挺顺利的,这给了他无比的信心。最后一次,他决定独自登顶,结果走到海拔8352米的地方时,也许是累了,也许是空气过于稀薄,呼吸困难,他坐下来休息。不料,这一坐下,就再也没起来过。在这期间,有其他登山者一个一个地从他身边走过。但大伙儿都以为他在休息,便没去打扰他。由此可知,“休息者”的悲剧,来自人性的自私与冷漠。
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想要证明攀登能力的圣地。自2025-08-03人类首登珠峰成功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许多登山者在珠峰顶上留下脚印。
——《中国风景》
03.角度二:一个例子,说明“睡梦人”为什么没人敢动。
“睡梦人”是美国女登山者弗兰西丝·阿森蒂夫。1998年,她和丈夫谢尔盖一起攀登珠峰。据史料记载,两人本已成功登上山顶。由于没有携带辅助氧气,所以在下山时发现,氧气不够了。弗兰西丝决定,把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丈夫,让他下山去寻求救援,自己则留在山上。但他们似乎轻视了珠峰。谢尔盖下山途中掉落悬崖,死了。
久等丈夫不来,弗兰西丝感到了强烈的窒息感,她的腿很快失去了知觉。在此过程中,有其他登山者发现了她,但却不敢动。因为他们自己的氧气也所剩不多,再加上要把一个完全失去活动能力的成年人带下山去,那是不可能的,弄不好会一尸两命!就这样,弗兰西丝永远睡在了珠峰上,路过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她盖上一面美国国旗。
04.角度三:一个寓言,说明绿靴子为什么没人敢动
绿靴子属于印度边防警察泽旺·帕尔乔,他于1996年登山,半路遇到雪暴,永远留在了珠峰上。而且,他倒下的地方,离“休息者”戴维·夏普只有几米远。在泽旺·帕尔乔被暴雪掩埋后的一个小时内,有人曾试图实施救援,但因为风雪太大,救援者寸步难行,只能含泪放弃。有个寓言,与此事很相似,据《山海经》记载,当年有个顽皮的金乌,动不动就去人间游玩一番。
有一次,他不小心被一根树枝夹住了。见弟弟有了麻烦,哥哥们便想去救他。但他们忘了,他们是金乌,身上散发着巨大的光和热。一个金乌,就能满足天下人所有的需要。但当1讴歌金乌一起出现在天空时,万物便被烤焦了,河流也干涸了。人们恨死了这些调皮的金乌,于是请求后羿把它们射了下来。是的,登珠峰也是如此,遇到受难者,你不是不想去救,而是不能去救,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第一高峰,它的高度为8848.86米。无数登山者,极限运动者都以登顶珠峰为荣。多年来有不少队伍征服了珠穆朗玛峰,可是也有不少人在登山过程当中丧生,据不完全统计,在珠穆朗玛峰当中丧生的人数多达300多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将遗体留在了珠峰当中,在珠穆朗玛峰上有三具著名的尸体,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他们的尸体在珠峰上20多年,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一直无人敢动,现在几乎成了珠峰的标志。
绿靴子绿靴子指的是印度边防警察泽旺帕尔乔,因为在这具尸体上穿着一双绿色的靴子,攀登珠峰的人便给他起了一个这样的代号。
他于1996年登山,在半路上遇到了雪暴,极端恶劣的天气,便让他永远的留在了珠峰之上。在泽旺帕尔乔被暴雪掩埋之后,曾有人试图救援。但是因为天气恶劣,连救援者都寸步难行。不救救援者可能还能保存性命,施救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两人一起死。
在极端天气之下,走到绿靴子所在的地方,没人能够再爬上珠峰之后,再带着一具尸体下去。哪怕掩埋尸体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久而久之,绿靴子在这里已经呆了20多年,逐渐成了珠峰的一个标志,攀登者到了这里,便知道离登顶不远。
睡美人睡美人的名字是美国女登山者弗兰西丝阿森蒂夫。1998年,她和丈夫谢尔盖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本来二人已经成功登上山顶,但是因为弗兰西丝没有携带辅助氧气装备。在下山过程当中,因为高海拔氧气稀薄,弗兰西丝的头脑逐渐发沉,再加上巨大的运动量,弗兰西丝寸步难行。
这个时候夫妻二人决定将所剩不多的氧气全都留给丈夫,让丈夫下山寻求援助但而丈夫谢尔盖在下山的过程当中,却因为掉落悬崖而死亡。久等丈夫不至,弗兰西斯的双腿很快失去知觉,在丈夫刚刚离开的时候,弗兰西丝曾经对过往的登山者发起求救,但是没人能够救得了她。
在珠峰的这个阶段,同行登山者的氧气含量都已经所剩不多,如果要将一个失去活动能力的人带下山,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和绿靴子的情况一样,在珠峰上想要救人,难上加难。就这样,弗兰西丝长眠于珠峰之上,被人们称之为睡美人。而路过的人能做的,只能在她的尸体上盖上一面美国国旗。
休息者休息者指的是英国登山家戴维夏普,他在遇难之前已经有过两次成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历。同行的登山者都说戴维夏普是登山队里最强的人。
对于第三次挑战,戴维夏普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他只带了两瓶四升的氧气。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氧气含量,是攀登珠峰所需的最少用量。
这次攀登珠峰开始的时候,一直进行得非常顺利,夏普一口气爬到了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在即将登顶的时候,他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珠峰上大雪纷飞,氧气稀薄,夏普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坐在珠峰边上休息了很长的时间,这一休息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夏普靠边休息的时候,还曾经有人提醒过他,要小心一点,千万别在珠峰上睡过去。这个时候的夏普已经没了力气,后续有路过的人想要尝试救援,但都以失败告终。
夏普的死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据说在夏普还活着的时候,有40多个攀登珠峰的人都曾经路过夏普休息的地方。但是没一个人看得到他,并将他带下山,还有人干脆对倒在路旁的夏普,视而不见。这到底是对生命的冷漠和自私,还是对人性的一种拷问呢?
珠穆朗玛峰到底有多危险珠穆朗玛峰在藏语当中是女神的意思,多年来,它成了登山爱好者的圣地,却也成了很多人的埋骨之地。
美国登山家克莱考尔曾经说过,“海拔八千米以上是人们无法苛求道德的尺码,八千米不是道德的边界,而是能力的边界,这种不足值得被理解并原谅”。在珠峰上攀爬,登山者自身难保,更不要说救人。
珠穆朗玛峰的气候十分恶劣,八千米以上的高度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这里气温最低时能够达到零下73摄氏度,比泼水成冰的温度要更低。八千米的高海拔地带,空气当中的含氧量只有陆地上的1/4,再加上陡峭的悬崖峭壁和极端的运动量。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自从1953年,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实现了第一次成功攀登珠峰开始,已经有5000人尝试攀爬珠峰。在这5000人当中,仅仅只有2000人成功登顶,还有300多人死在了登山的路上。登山者不仅要面临严重的高原反应,极端的低温环境,还要时不时地看到挑战失败者的尸体,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来说是双重考验。
为何不帮遇难者掩埋尸体?之前我们已经详细介绍的珠穆朗玛峰的极端环境,如果说遇到需要救助的人,登山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帮遇难者掩埋尸体,也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氧气。在珠峰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会丧命,没人愿意冒这样的风险。那么在装备齐全的环境下,多带几个人,是否能够将那些登山者的尸体带回来呢?
这个说法也是非常不切实际的,首先珠峰的极限环境下,想要将尸体带回故土,必须要有专业的登山团队,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这里就连飞机都只能飞到有限的高度,一不小心就是机毁人亡的结局。如果为了找寻尸体,加派大量人手上山,从而引发新的伤亡事件,似乎又是得不偿失了。
就算你愿意掏出巨额的资金,聘请专业的团队登山带回尸体,但这种活也是没几个人敢接的,有钱赚也要有命花才行。
珠穆朗玛峰上遗留的这三具遗体并非没人敢动,而是因为珠峰上的自然环境实在是过于恶劣,如要将这些遗体运送下山要付出极大地人力物力,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并且这些遗体现如今已经在珠峰攀登者的心目中成为了图腾般的存在,其意义已不是单单几具尸体那么简单,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与警示,所以,综上几种原因,珠峰上的这三具著名的遗体才会“无人敢动”。
"绿靴子”,顾名思义来源于尸体上那双绿色的登山靴,“绿靴子”生前是一名印度的边境警察,名叫帕尔乔。帕尔乔自小长在喜马拉雅山脚之下,所以对登山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1996年,帕尔乔加入了一支登山队,向登顶珠峰发起了挑战。尽管登山队装备齐全,但在暴风雪的冲击之下,帕尔乔和他的七名队友还是珠峰8500米处不幸遇难。
幸存的队友虽然发现了帕尔乔的遗体,但苦于自然环境恶劣,没有能力将其带下山来好好安葬,一晃20余年过去,“绿靴子”帕尔乔变成了珠峰上一个著名的路标,时刻提醒着后继的攀登者们前路凶险。
“睡美人”是一位被活活冻死的美国攀登者。1998年,美国人弗朗西斯和丈夫成功的登顶了珠峰,但登顶的喜悦还没有持续多久,灭顶之灾就接踵而至。在下山返程的途中,弗朗西斯因为缺氧而体力不支,不得已在珠峰8600米处停下休息,这一停下,弗朗西斯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在停下一小时后,弗朗西斯因为体温过低而不幸离世,其间虽有多名登山者路过,却因为大家大多自身难保,所以更别说对弗朗西斯施以援手了,弗朗西斯之死,也从侧面展现出了珠峰的冷酷与无情。
“休息者”的遇难原因与弗朗西斯类似,在“休息者”还未完全死亡时,先后有多达40名登山者从他身边经过,可悲的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帮助他,最终酿成了珠峰上的又一出悲剧。
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是三名躺在珠穆朗玛峰登山者的遗体。
我们现在看看,珠穆朗玛峰乃是世界第一高峰,每年都能吸引无数登山爱好者前来。登山爱好者就是希望借助于自己的勇气与力量,攀登这一座世界高峰。
但是,由于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达8848米,气候严寒、空气稀薄、常年积雪,环境可以说是非常恶劣。所以,攀登珠穆朗玛峰是要伴随着凶险,以及付出惨重的生命代价。
现在,就在珠穆朗玛峰上留着三具遗体。
绿靴子乃印度边防警察泽旺·帕尔乔,他在1996年登山,然后在登山半路中遇到雪暴,不幸遇难,尸体就这样永远遗留在珠穆朗玛峰山上。在泽旺·帕尔乔被暴雪掩埋后一个小时之内,有人曾经想试图救援。却是由于暴风雪太大,救援者无法行动,自然无法救援,只能让泽旺·帕尔乔永远长眠在珠穆朗玛峰。
休息者就是英国的登山者戴维·夏普。这个人在2006年时候想攀登珠穆朗玛峰,前两次攀登山峰都是很顺利的,这也给了他攀登山峰的自信心。最后一次,他决定独自攀登珠穆朗姆峰,可以攀登到海拔8352米之处时候,可能是由于空气太稀薄让自己太累了,呼吸感到很困难,于是只能坐下来休息。可是,戴维·夏普这一休息之后,永远也没有站立起来。人们把戴维·夏普的遗体叫做休息者。
“睡梦人”是美国女登山者弗兰西丝·阿森蒂夫,1998年她与丈夫谢尔盖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根据记载,两人本来已经成功攀登上了珠穆朗姆峰的山顶,由于没有携带辅助的氧气筒,在下山时候才发现氧气筒的氧气是不够用的。于是,弗兰西丝就决定,把剩下微薄的氧气都留给丈夫用,让他下山寻找救援,自己就在山上等待丈夫与救援者来营救。结果,弗兰西斯的丈夫谢尔盖,站在下山途中掉落悬崖死了。她自己在山上也是孤独无助,最后还是由于缺氧很快就呼吸困难,腿失去了知觉,然后永远也待在了山上。
虽然其他登山者发现弗兰西丝在山上,却不敢动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携带的氧气也不多了,要把一个完全失去活动能力的人带下去,是要花费很多体力。自己都自身难保,弄不好也赔上自己生命。这样,弗兰西丝这个“睡梦人”也就永远在珠穆拉玛峰上,路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在她身上盖上一面美国的国旗。
从这三位登山者的遗体都永远留在山上,我们可以看到珠穆朗姆峰是非常危险的,任何攀登者在挑战它的时候,应该量力而行。要知道,生命诚可贵,梦想的实现也应该建立在爱护生命基础上的。